第二百一十章 帝国的毁灭(六)(2/3)
作品:《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火车站复杂的环境不同。桥头周边是一大片空旷的绿化地,德国步兵先是逐屋清缴掉了四周建筑物里的英军散兵,最后反而变成了德军依托着建筑物的掩护,用交叉火力压抑阵地里英军士兵的射击。
拉维对德军的推动速度感到不太满足,他知道第七装甲师在滑铁卢车站碰到了英军坚强的阻击。固然知道不该这样往想,他还是认为这是上帝给他的一个机会,只要他能够赶在其他部队之前撕开敌军的防线,为赛普鲁斯打开一个突破口,那么此前的那些毛病记载将会因此随风而散。
在重复查看了英军阵地情况后,拉维当机立断的下令调动团属炮兵的步兵炮和迫击炮发起轰击,由于周边没有什么历史建筑,完整符合统帅部关于在伦敦城内应用炮兵的条令。
成果可想而知,威尔士近卫团的士兵只有很少一部分补充进来的一战老兵曾经经历过重炮轰击,其他人到目前为止只听过外围作战时从远处传来的炮声,对于炮击还根本没有什么概念,成果第一轮炮弹砸下来之后,这片阵地上的威尔士人立即就恢复本行,全部放羊了。
所谓兵败如山倒,也就说的是眼前的这幅景象。实在有个更形象的比喻,现场就像一个被开水浇了的蚂蚁窝一般。在这个大型桥头堡阵地驻防的两个步枪连和一个后勤连加起来差未几有四百来人,除往之前被打逝世打伤的,一轮炮击下来后剩下至少还有三百多号,这时候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全都扔掉了各自手里的家伙,他们爬出蹲守的掩体和阵地,争先恐后的跑上阵地后的兰贝斯桥,撒开腿向着河对岸飞奔。
拉维也被英国人的反响吓了一跳,这些人不是所谓的英军精锐么,怎么连进城前遭遇的那些国民自卫团的民兵还不如。
德军一线军官的素质非常高,还未等到拉维下达追击命令,一些反响迅速的步兵班排就已经冲出阵地,自发的对威尔士人展开了追击。拉维对部下控制战机的表现非常满足,他立即命令装甲侦察连和师属警卫连的半履带车参加追击行列,争取一鼓作气拿下英军在西岸的阵地。
在这座泰晤士河上著名的大桥上,威尔士团的溃兵遭到了德军尽不留情的屠杀,德国人用步枪和机枪把正在逃跑的英国士兵成片的打翻在了桥面上,靠近西岸的一段用来阻截德军攻击的沙包路障成了鬼门关一般的存在,堵塞在这里的近卫军士兵被德国人像牲口一样杀逝世,近卫军士兵扭曲的尸体在这里堆积成了一道矮墙。
一些失看的威尔士人掉过火赤手空拳向着德国人冲往,成果被德国步兵尽不迟疑的用刺刀挑翻在地。一队德国步兵由于追的太急,一头撞进了溃退英军的后队里,打空枪膛的德国士兵此时来不及重新装弹,他们直接端着上好刺刀的步枪大步向前,与英军混在一起打起了搏斗战。
兰贝斯桥搏斗战在战后变的非常著名,每次提到伦敦战斗,这座桥上产生的冷血杀害就会被人重复提起,全都是由于一张德军战地记者在现场拍摄的记载照片给人留下了毕生难忘的深进记忆。
照片上一个穿着英国步兵制服的男子躺倒在桥栏边的人行道上,他张着嘴巴向着前方伸出双手,似乎是在祈求对手饶他一命,在他眼前站着一个全副武装的德国士兵,他正翻转手肘抬起上好刺刀的步枪蓄势待发,从他那布满气力的姿势来看,下一刻必定是一记标准而迅猛的刺杀。
35钢盔帽檐的暗影遮挡住了德国士兵的双眼,只能看到一个坚挺的鼻子和棱角鲜明的下颌,士兵的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了让人不冷而栗的狰狞笑脸。
“这个德国兵毕竟刺下往了没有。”战后数十年来一直成为争辩的焦点,由于那位不著名的战地记者,在照片的一角写下了一行英语“生存还是毁灭”。
求月票,求推荐票,谢谢大家的支撑。
家里有事,今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章 帝国的毁灭(六),网址:https://www.bqg25.org/11087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