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牛的升迁记录(2/3)

作品:《大清枭臣

已经不是那种喊几句口号,士兵就奋勇杀敌的时代了。士兵战前再热血沸腾,也经受不住战场上的残酷,怕死是人的天性。而恶劣的战场环境,更是消磨掉士兵意志的魔鬼。只有艰苦的模拟训练,让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环境,才能使士兵真的漠视生死,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而往往这样的部队,伤亡反而是最低的。”

西科特的教导让所有对吴佩孚迅速窜起的不满声音全部消失了。通过观摩,这些人也对吴佩孚非常佩服,至少,他们想不出这种别有新意却又非常有作用的练兵方式,就算想出来了,恐怕他们也做不出来。

吴佩孚的练兵方法很独特,就是用最接近实战的训练方法来训练士兵,争取让新兵熟悉战场,最快的速度由新兵向老兵转变。

一个士兵平均在十场普通规模的战斗里就会报销,但是这只是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平均数,新兵的阵亡率远远高于这个比例,而老兵则要活的长的多。这种血淋淋的,最接近实战的训练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让新兵上战场的时候就有百战余生的老兵那种坚忍的素质。

事实证明,吴佩孚异想天开的训练方法确实有效,禁卫军举行内部演习时,吴佩孚率领的团队轻松获得全军比武第一名。

当坐在台上观看的何念祖指着吴佩孚询问他是谁的时候。西科特骄傲的说:“他叫吴佩孚!”同时还不忘强调:“他是我发现的军事人才!”

何念祖大惊。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己千方百计打听吴佩孚下落,没想到吴佩孚却早就在自己手底下多时了。

失误啊!失误!看来以后要多注重在军队中发掘人才了!

吴佩孚率队获得全军比武第一,何念祖趁热打铁,当即升任吴佩孚为独立旅旅长,属司令部直辖。之后又对吴佩孚加倍笼络,嘘寒问暖,差一点就像与老袁那样皆为异性兄弟了。

而吴佩孚也创造了禁卫军建军以来一项无人能打破的神话。在非战争时期,从一个普通大兵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迅速蹿升到旅长的高位。

吴佩孚的例子羡煞了旁人,整个禁卫军中,也揭起了一股向吴佩孚学习的风潮。那些师长、旅长、团长都把吴佩孚的训练模式搬了过来,往死里折腾自己手下的士兵。

结果,禁卫军怨声四起,同样收获也是喜人的,魔鬼式的训练伴随着的是战斗力直线的上升。

时间终于到了7月7日这一天,整个亚洲,不,应该说是整个世界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也拉开了帷幕。

世界列强国家都派出了军事观察团观摩演习,日本与俄国也不例外。因为中国强盛了,首当其中的就是日本与俄国,他们时时刻刻在注视着中国发生的一切。

南海子称南苑,清朝入主中原后,虽然后来建起了西苑、北苑,但这里仍是当时北京地区最大的猎场。

南苑一部分作为操兵练武之所,筑晾鹰台,作为检阅台,许多清朝皇帝多次在此校阅八旗军队。平时严禁平民进入。

南苑内一共有大小16座台,其中比较重要的台有10座。这些台均为黄土堆筑。在南苑西北、东北各有3座台,分称大台子、二台子、三台子。东北的3座台又合称为三台山。西红门东北部有杀虎台;东红门西部凉水河畔有单台子;南红门北部有晾鹰台;还有鹿圈村东的1座台,俗称土楼子。

清朝皇帝阅兵的地点一般在杀虎台和晾鹰台。不过要是规模庞大的阅兵就多在晾鹰台了。此前南苑根本没有举行过四十万人的阅兵,于是何念祖又早早的命人清理扩建。

7月7日便是钦天监选定的黄道吉日,清晨7时许,光绪从紫金城出发,来到晾鹰台,官员队伍在晾鹰台西边分两翼排列。

以前晾鹰台阅兵时还多在康乾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清枭臣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牛的升迁记录,网址:https://www.bqg25.org/25358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