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幅画 桃源事(4/5)
作品:《画仙》奈何桥之约,因为他们没有找到阿妮蛮的尸体。贼军养了一群羌狗,河泰在狗群中找到沾满血的玉镯,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些羌狗头部硕大,凶猛残暴,被饿了几天几夜,都是留着准备放到战场上用的,一个阿妮蛮被丢进去,自然连骨头都找不到。而且河泰知道,这个玉镯是阿妮蛮在酒肆初逢一位郎君之日,邀请他留宿,他作为□□爱的补偿礼。从那以后,阿妮蛮再也没有见过这位郎君,他却一直住在她的心里。自始至终,她都不知道有雨神郎君河泰这个人。最终河泰又回到了曲江池畔,衔着镯子,与天罚千年的孤独作伴,继续亲眼见证着千秋朝代的变迁。>
在骊山想要杀杨玉环的人是羲岚。因为她从河泰那得知,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结合终究会害了大唐。她自我挣扎了一段时间,后察觉红颜祸水这一结论是谬论。若李隆基真心愿意大治天下,哪怕是孤鸾之命,也动摇不了他半分。因此,唐王朝的衰落不可避免,一个小小的杨玉环,不过是条□□。>
与郭子仪解除婚约是真,却并非因为邢逸疏的介入,而是因为郭子仪生性风流,订亲之时便告诉羲岚,他会像战国孟尝君收纳食客那样纳妾,让她有许多姐妹相陪以排遣寂寞。她无法接受如此结果,与他和平道别,嫁给了一个性情豁朗的新晋进士,此后晚食当肉,安步当车,过着平淡的小日子。>
总之,一切的美好,都只是羲岚笔下的画卷。是她画出了采石矶捞月而死的诗仙,是她画出了杨玉环远在东瀛的锦书思念,是她画出了阿妮蛮与河泰的奈何桥之约,是她画出了开元年间洛阳桃花下的仙人;是她画出了长安骏马上、曲江池畔的翩翩邢少师……她觉得人生苦短,犹如薤露,儿孙们长大会经历各式各样的不圆满,她只希望他们尚且年幼时,尽可能地给他们圆满。>
午时,白居易离开曲江,骑马来到西市。是年,李纯皇帝以法度制裁藩镇,圆满了李氏江山的再度统一。帝京有辐辏车马,十丈红尘,距离鼎盛时代已过了近百年。儿时读过诸多关于昔日长安的名句,此刻都一一进入白居易的思绪:卢照龄眼中繁华的“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王维笔下旧梦般的“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孟郊恣意洒脱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杜甫心中战乱哀愁的“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而最令他喜爱的一句,莫过于李白那一句“长相思,在长安”。>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白居易有些烦闷,进入酒肆中坐下,想喝上几斗酒消消愁,但酒还没上来,他就听到后面有人念起了他的诗:“今天表演的娘子是胡姬,真稀奇,有点‘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味道呀。”>
“你这话说的就跟不是长安人士一样,长安以前胡人可多了,即便现在不常见,小时候总见过许多?居然用写杨贵妃的诗来形容胡女,我瞎了,什么都没听到。”>
“杨贵妃又怎么了?祸国红颜一个,结局还跟褒姒一样只是下落不明,我看啊,她就该死掉。”>
“不然。有传闻说她确是死在马嵬坡了。”>
“怎么可能,玄宗皇帝如此宠幸她,都说她被送到倭寇国了呢。”>
“这话题说不清楚,不说了不说了……”>
听到此处,白居易蓦然睁大眼,想起羲岚在故事中提过一开始画笔的事,后来也是不了了之。正巧这时博士为他送了酒来,他抬头道:“博士知道李白是如何死的么?”>
博士想了想道:“在采石矶醉酒捞月而死的。”>
白居易心跳也快了几拍:“他不是在李阳冰家中病死的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画仙 最新章节第十五幅画 桃源事,网址:https://www.bqg25.org/327024/33.html